清晨,走在烏來訓練中心附近的路上,遇見了一隻小小咖啡蛙。




小咖啡蛙警覺有人向他逼近,蹦阿蹦阿的往草叢裡跳。




我只好很緩慢的跟著他,等他跳上岩石的一剎那拍下來。






可是他是哪一種蛙呢?


 


我不知道,但是在烏來的清晨,小小的咖啡蛙讓我有個意外的驚喜。


 


 


 


(後來查到,似乎是叫盤古蟾蜍,如果不對請幫忙指正!)


 



盤古蟾蜍(蟾蜍科)


英名:Taiwan Common Toad


學名:Bufo bankorensis


特徵:盤古蟾蜍為台灣所產無尾目裡面體型最大的一種,最大可達20公分 左右。身體顏色隨生長的環境而異,有紅褐色、黃褐色、綠褐色、暗褐色和灰黑色,變化多端。眼後有一對大型腮腺,全身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腺性瘤突起,只有頭部略平滑。成熟之雄蟾在繁殖季拇指外側會變黑。



卵與幼體:盤古蟾蜍的卵塊如念珠, 兩兩 並列於長條狀的膠質膜串中,卵塊往往相互纏繞,約 5 天左右可以孵化成蝌蚪。蝌蚪之體色頗黑,喜歡群集成一大群,不喜歡游動,以池中的動植物腐植質或藻類水草等為食物。小蝌蚪之噴水孔在身體左側,可仔細觀之。


習性:本種之繁殖季為9月至次年2月,雄蟾一般只有被其他雄蟾錯抱時,才會發出「咕、咕」的釋放叫聲。其眼後之腮腺會分泌白色毒液,遇敵時會噴出,以免遭捕食。牠們普遍分佈於園區內,幾乎是到處可見,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兩棲類的優勢種。


 


資料來源:陽明山國家公園


 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