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來到赤崁樓,大家絕對會在那九塊石碑前駐足,大喊著;「烏龜」、「海龜」,就是沒人叫出其正確的名稱-「贔屭」!


贔屭(音同璧細),傳說是龍的不成材兒子之一,外形像龜喜好負重,逐漸演變為碑趺;所謂碑趺就是碑座,其背上有凹槽可嵌入石碑。


赤崁樓背著石碑的即是贔屭,因形像龜,故又俗稱「龜碑」。


很大眾化的口語,歷史的產物越生活化越顯得親近人們的心,也無不可啊!


赤崁樓的石碑贔屭,原本是為平定林爽文事件而製,以花崗石雕刻滿漢文各一共八塊石碑,另滿漢文合刻各二塊,總共十塊石碑;分交台灣、廈門兩地建立。


遠度重洋來到台灣府城的石碑贔屭,在運送過程有一隻贔屭竟然落海無蹤,當時皇帝所賜的物品不見了,是會被砍頭的喲!


於是「石龜撞牆」、「石龜游泳」等種種鄉野傳說於焉產生。


哇!皇帝所賜的石雕竟然有靈性耶!皇帝老爺自然也不好說啥,讓當地官員另以台灣的砂岩重新雕刻代替。


所以啊!石碑沒少,只是碑趺重雕了一隻。


來到台灣的石碑文九塊放福康安生祠,後移於大南門,最後遷移至赤崁樓南側,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嚕!


不是說十塊石碑嗎?還有一塊呢?


其實,對清朝而言,平亂有功的還有諸羅縣,也就是現今的嘉義,所以那隻砂岩石雕的贔屭背著御碑就到嘉義啦!現在保存於嘉義公園內呢!


至於落海的那隻贔屭,也就是傳說中游泳撞牆的神勇大龜去哪了?


經過將近120年的光陰,有一天被漁民撈獲嚕!哇!活海龜變石雕了耶!一定是神仙吧!


所以,目前於台南保安宮中奉祀的「白靈聖母」,就是當時的贔屭啦!


常說每個人都各有不一樣的人生,想不到一樣的贔屭,卻也因時空背景而有不一樣的際遇,有的繼續馱碑,有的奉為神明,真是奇妙!


 




赤崁樓南側的贔屭




以花崗石雕刻精緻的贔屭





搬運過程中曾損壞的石碑


保安宮中所供奉的贔屭-白靈聖母




 




 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