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安平古堡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臺灣城又稱王城、赤嵌城、安平城。

1624荷蘭人佔領臺灣,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,由於磚石奇缺,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,稱為奧倫治城。

1627年改名為熱蘭遮城,並就城垣材料,逐步改為磚石構造。

1633年完成初期的臺灣城,城的規模,廣兩百七十七丈六尺,高三丈餘,計分三層,由內外廓組成。

城垣用糖水調灰壘磚而成,四周做雉堞,再釘以鐵,由於棟樑堅巨,灰飾精緻,所以成為總督辦公居住之所,也是統治臺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其實到了安平,古蹟不算是現在看到的安平古堡喔!

現在的安平古堡,是在日治時期,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,原有台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,重建成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以及洋樓建築。

而是在安平古堡對面,熱蘭遮城博物館旁,用糯米汁、糖水、蚵灰殼和成泥,以紅磚所砌成的台灣城城牆遺跡是才是古蹟喔!

在城壁的上端還可看見剪刀形的壁鎖痕跡,屬於荷蘭式建築的方式,目的是鎖住樑柱;方形的洞口則是清軍築營房時挖的,用來放柱子。

1623年荷蘭人在一鯤所建立的砦城,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。1624年荷蘭人佔台以後,在原來的砦城舊城址上,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「奧倫治城」(Orange),1627年以荷蘭省名改建命名為「熱蘭遮城」(Zeelandia),漢人則俗稱其為「紅毛城」,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臺灣城又稱王城、赤嵌城、安平城。原為荷蘭人所建,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。日治時期改建後,稱為安平古堡,沿用至今。

十五世紀末葉,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,西方勢力逐漸東移。

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,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;接著西班牙人跟進,日本人也不甘示弱;使得早想與明帝國通商的荷蘭人備受經濟壓力。西元一六二四年七月,荷蘭人自大員(今安平)登陸佔領臺灣,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,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,由於磚石奇缺,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,稱為奧倫尼亞城。

西元一六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,並就城垣材料,逐步改為磚石構造。全部工程於西元一六三三年完成,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。城的規模,廣兩百七十七丈六尺,高三丈餘,計分三層,由內外廓組成。

城垣用糖水調灰壘磚而成,四周做雉堞,再釘以鐵,城的前方另築烏特烈茲堡以為前衛。由於棟樑堅巨,灰飾精緻,所以成為總督辦公居住之所,也是統治臺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