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天到嘉義參觀北回太陽館。
北回歸線園區(含北回歸線標誌)隸屬於水上鄉(下寮村)境內,距離嘉義市約4公里 ,建於清光緒34年,為標示北回歸線在此通過而立碑紀念。
曾歷劫民國53年嘉南大地震而受損,前後經歷5次的修建,目前矗立的是第六代地標。
北回歸線是台灣重要的地標,嘉義縣水上鄉的第一代北回歸線地標為全世界第一座所設立的標塔,而台灣更是北回歸線所通過16個國家中最大的海島型國家,該園區總面積約為3.1公頃 。
該園區處於機場出入要道--省道台一線上,聯絡密集交通網,為縣內迎接觀光客的重要門戶。
何謂北回歸線?所謂北回歸線為世界地圖上其中的一條緯線,由於地軸傾斜與地球的自轉、公轉,使得太陽直射地球上的路徑呈現8字型軌跡,而太陽直射地球最北端的緯線為北回歸線,之後太陽直射會逐漸南移,而北回歸線大約會在北緯23.5度上。
資料來源:北回太陽館
↑橫跨公路的「北緯23.5度」紅色建築標誌↓
北回歸線標誌沿革碑
↑第六代像飛碟幽浮的北回歸線標誌↓
↑北回歸線標誌第一代~第六代↓
↑第五代北回歸線標誌↓
↑第一代於1908年日治時期,為慶祝鐵路全線通車,
在今日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鐵道旁興建了第一座北回歸線標誌↓
↑第二代北回歸線標誌↓
第二代北回歸線標誌當時為木頭所製
↑第三代北回歸線標誌,為紀念日本天皇裕仁以皇太子身份來台,改建為泥石塔。↓
↑第四代北回歸線標誌,後毀於草嶺大地震↓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