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民生綠園周邊 (1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俗稱「五層樓仔」的林百貨,是臺灣現存最早 的百貨公司,俗諺有云「天下第一倯,戴草笠仔、穿淺拖仔,坐流籠。」 ,當時14樓為賣場,4樓部分與5樓為餐廳,所設置的電梯則是當時臺南建築的新創舉,更是老臺南人們特有的回憶。

二次大戰後日本撤僑,林百貨建築先後曾作為製鹽總廠、空軍防砲部隊、空軍後勤司令部附屬單位、警察保安總隊及鹽警總隊辦公廳舍,迄民國75(1986)年臺鹽公司才遷離。

林百貨實為六層建築格局,外部立面由洗石子及溝面磚組成,最上層的女兒牆,做成階梯狀,牆線順序滑落連接兩翼商家,每層皆以雨庇與陽台構成水平線條橫貫,形成渾然一體的造形。

結構設計採當時先進的鋼骨鋼筋混凝土技術,配備現代化設施,具有時代文明象徵的建築特色包含:「電梯」空間及設備、屋頂層「神社殘蹟」、5樓「洋風餐廳」、6樓「展望室」空間殘蹟、設備管線「隱藏殘蹟」、「避雷針」殘蹟,以及電燈設備等。

從回顧展可以看見舊日風華,以及整修經過,看像鳳凰般浴火重生後的林百貨再展新頁!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昨天特別去搭林百貨的電梯,雖然要排隊但速度很快,

大概是新式電梯的關係,一下子就從一樓到五樓;

但是有點小失望,如果是復古的流籠電梯比較有FU..............

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期待它風華重現,幸好沒拆光變廣場,算是幸運了,只是圍牆被拆了有點可惜!

周圍還是有圍籬,但是有幾個為了工程作業的開口,我就進去給它拍一下當做記錄;在拍的時候,有位老阿桑推著腳踏車站在我旁邊,一直跟我說這是日本人私人開的,以前是做壽司的店。

的確,鶯料理是日治時期臺南市的高級料理亭,是日本大正年間由天野久吉購地所建,昭和年間因辦理家督相續登記,土地與產權由天野彥一郎取得,當時的政商名流常於此交際應酬。

因為其位置周邊有台南州廳、州協議會、合同廳舍、警察署、測候所、公會堂等建築,據說鶯料理的建築很氣派,庭院廣闊雅致,所以成為當時達官顯要交際應酬的重要場所。

~~~所以在杯盤交錯間,會在此決定過什麼重大事件嗎?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台南市忠義路上的五帝廟,創建於明永曆年間,雖然廟齡久,但因為多次整修以致結構破壞,而無法列入古蹟。

說實在的,我知道鄭氏家廟對面有這間廟,來來去去從沒想到去拍這兒。

直到新聞報導說:「寺廟本體木質結構遭白蟻蛀蝕嚴重,屋頂已出現漏水現象,如果不趕快修復,恐將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。」才趕快去瞧一瞧。

廟內有包括潘春源、潘麗水、潘岳雄一家三代的門神、彩繪、詞壁畫等珍貴文物,可惜我只能在外面拍,無法一窺全貌。
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大家都知道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,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日子,這麼浪漫的故事,如果以現代天文學來講,就一點都不浪漫嚕!

因為牛郎星距我們有16光年,織女星距離我們26光年,兩星之間相距16光年,即使牛郎給織女掛個電話,織女也要等上16年纔能聽到牛郎的聲音。

所以,還是一年一會的民間故事比較浪漫有趣!

台南市中山路上的開隆宮,雍正10年(西元1732年)將浙江省海寧縣分香而來的七娘媽,建廟在禾寮港分支港頭之「龍鳳坪」上。

因附近有由西側鷲嶺大上帝廟四條街,通往東側嶺前街及嶺後街之枋橋,所以又俗稱枋橋頭七娘境天女七星娘娘或枋橋頭開隆宮七娘媽廟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今天是農曆七夕,中國傳統的情人節,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的鵲橋銀河會。

牛郎織女都在天上過日子,然而所謂「天上一日,地上一年」,所以說起來,其實他們也算是每天見面的,是吧?

不過,小別才勝新婚,還是依照人間的算法才浪漫啦!

而在習俗上,今天也是「七娘媽」的誕辰,也就是織女,織女也是排行第七位的仙女,故而稱之「七娘媽」;當然也有人說「七娘媽」是指當時牛郎、織女因觸犯天條被拆散,他們的兩個孩子,由七仙女的姐妹們一起護祐,所以也是統稱。不管如何,總之「七娘媽」除了掌管人世間姻緣路外,更會照顧出生小孩平安長大。

尤其府城還保有「做十六歲」習俗,今年中山路往開隆宮的路照往例封街,看到許多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父母帶來拜拜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今天挑時間到公會堂走了一趟,因為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臨了,公會堂循往例展出與七夕有關的活動。

有京都的「乞巧奠」、仙台市的「七夕祭」、府城的「七娘媽生,做十六歲」、「乞巧會、對月穿針」,廣州天河區「乞巧節--七姐誕、擺七娘」,都頗具特色,主要還是以牛郎織女為主軸的故事傳頌著。

其實大家如果用河洛話唸一下「乞巧」這二個字,就會知道是有願望、期望的意思;雖然七月被稱為鬼月,但是最近不是有新聞說大家都被朱元璋給騙倒了嗎?

明太祖朱元璋篤信風水地理之說,深知七月(申月)為大吉之月(明朝皇帝除沿古來天子七月葬之俗外,另亦多數選擇農曆七月登基),帝殿(陵)擇正子午(南北),為避庶民得到「天時」與「地利」而與皇家爭權,因此對外散播七月是鬼月的不祥之月來愚民,並頒「皇曆」,即農民曆,將甚多大吉之時、日改為大凶、大耗之日,以為皇家所用,而庶民則依所頒皇曆作息。

因此,派人假冒道士賣符,謠言傳七月為鬼月;而臺灣人在明朝移民臺灣,受到明政府愚民600年之久,成為華人世界唯一完整保留明朝七月是鬼月習俗的族群。

所以七月其實是真正的吉祥月耶!

我小時候就一直奇怪這麼浪漫的牛郎織女銀河會,跟很喜慶的做16歲為啥會在七月鬼節內,這下可算真相大白了!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這座建於1889年,位在台南市中山路上的天主堂,因為歷經改建,可說是一座不是古蹟的古蹟,全名為「天主教台南教區聖母無染原罪堂」,因其座落於台南市中山路上,所以一般皆以「中山路天主堂」稱之。

天主堂對面,就是以「做十六歲」而聞名的開隆宮巷口。

在熙來人往、車水馬龍的街道鬧區,頗有鬧中取靜的境界!

 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9) 人氣()

有格友說找不到報恩堂,的確,藏在幽靜巷中的報恩堂還真的不好找。

如果你從中正路消防隊旁的巷子進去,看到的其實是報恩堂的後門;真正的路應該是從土地銀行旁的巷子進入。

臺南報恩堂創建於咸豐11年辛酉(西元1861),位於當時府治東安坊右營埔,是先天派齋教的祖堂。

可是到了光緒22(西元1896)日本人徵收報恩堂改建臺南醫院(現在的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)後,主事鄭良謨遂利用補償費和信徒捐款,才遷建至現址。

臺南報恩堂有「台南最美好的傳統木造建築物」的美稱,雖為齋堂修行場所,但其外型與一般民家相去不遠,不像一般寺廟般重視彩繪、雕塑等外在裝飾,是一座樸素的木構建築,屬傳統民居建築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「做十六歲」是台南地區特有的禮俗。

清朝時期兩岸商旅互動頻繁,西外城五條港地區(即今長樂街一帶),分別由五大姓的碼頭工人各據一方,在帶動府城繁榮富庶的同時時,也聚集了大量工作人潮。

當地居民大都以苦力為各行郊船貨搬運為生計,生活困苦,甚至連未成年的小孩也需以苦力賺取微薄工資補貼家計。

而童工如果滿了十六歲,就可以支領與大人一樣的全薪。

傳說「七娘媽」及「鳥母」是兒童的守護神,七夕是七娘媽及鳥母的生日,家中有十六歲的子女都要做十六歲,感謝七娘媽護佑孩子長大成人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織女與牛郎過鵲橋渡銀河的故事,家喻戶曉。

傳說,織女的六位姊姊,同情妹妹的小孩,便暗中保祐織女的兩個孩子,使孩子平安健康長大成人。

這個傳說,得以堅信七娘媽(天女七星娘娘),關懷照顧庇祐孩子的原因,即民間重視祭祀七娘媽(即天女七星娘娘)的由來。

農曆七月七日傳說也是七娘媽的聖誕,所以準備鳥母衣、七星亭、粽類和七碗甜芋(取其「吃甜芋才有好頭路」的好口彩)

最特別的是配上鏡子、梳子、茶油、胭脂、香水、針線等女性用品,數朵雞冠花、玉蘭花、鳳仙花、千日紅(即圓仔花),附上兩根帶尾葉的甘蔗才算禮數周全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今天中午跑去開隆宮欣賞府城一年一度做十六歲的活動。

瞧!中山路有一半還封街呢!外面搭了棚子,裡面就有一些活動。

在清朝時,孩童都必須幫父母做事,可是當時十六歲以下的都還算童工,薪資只能拿一半;一直得等到十六歲才能算大人拿全薪。

早期港口在水仙宮附近,等孩子到了十六歲,就會辦理一些儀式,一來是慶祝孩子成人,二來就是通知老闆說你該調薪啦!

不像現在的孩子這麼幸福,茶來張口,飯來伸手,父母都準備的好好的。

牲禮祭祀儀式完後,由父母或長輩高舉起七星亭背對廟門,讓孩子自後往前由七星亭下鑽過,然後再自七娘媽的供桌下匐匍鑽行三圈,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圈,稱「出鳥母宮」,女孩則往右繞三圈,表示「出婆媽間」,從此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。然後再將七娘媽亭投入火中,奉獻給七娘媽。如果是富裕人家,在祭拜完七娘媽之後,還會設席宴請親友,大肆慶祝一番。「做十六歲」不僅是台南的獨特習俗,也是府城歷史、人文、經濟發展的見證。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 

 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日治之後,台灣總督府通信課長土居通豫於日明治29 1896年)赴東京與日本中央氣象局交涉,籌畫於台灣設立氣候觀測機構,同年3月公佈台灣總督府測候所創立現程。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恆春及澎湖設立第一批之測候所,後來又進一步於台東、花蓮港、宜蘭、彭佳嶼、新竹、竹子湖、紅頭嶼、日月潭、大武等地成立一般之測候所,高雄設有海洋觀測所,阿里山設有高山觀測所,而台南設有台南測候所,是中央氣象局台南氣象站之前身。此外,在島上九座燈塔也都附帶設有氣象觀測之任務,這些氣象設施中,台南測候所可算是歷史最悠久的幾個之一。

台南測候所創建於日明治30年(1897年),原以天公埕街官有家屋(今天壇北側)為臨時所舍,於當年11日開始觀測並著手興建新的測候所,於翌年日明治31年(1898年)搬入新址。在同時其興建的台北與澎湖測候所均拆除之後,台南測候所更是目前僅存的明治時期歷史性測候所之一,在台灣氣象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,彌足珍貴。

基本上,台南測候所是一座以機能為主要考慮之建築,在風格及空間上完全以如何達成氣象觀測為目的,與當時之台北測候所及澎湖測候所在風格及空間組織上均頗為類似。在空間上,此建築可以說是由三個同心圓所組成,居中心的第一道同心圓,直徑寬約四米六,開有二個圓拱門洞,屋身一直往上延伸形成圓塔,上置有各種測候器材,內部有一寬六十公分之鑄鐵樓梯沿厚重之牆面盤旋而上,塔身因應開了四個弧形拱窗。第一道與第二道同心圓之間乃為走道,第二道與第三道同心圓之間,則以圓心方向伸出之承重牆將空間區分為幾個部份,東西向為中央通道,南北側則分為四部份之事務處理空間,承重牆間亦開有圓拱門以為互通之用。

就建築造型而言,台南測候所之中央圓塔最為顯眼,百姓俗稱為「胡椒管」,高約二層樓。建物其餘部份則為單層,自中央伸出屋頂搭於外牆,上鋪屋瓦呈十八等分之放射狀,廟期原為台灣瓦,後來才改為日本瓦,屋簷則以木質托架出簷承接屋面。在牆面之構成上,使用了洗石子、與黃褐色的面磚,以求取變化。

資料來源:臺灣南區氣象中心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