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出生於傳統士大夫家庭,十九歲中舉,二十九歲中進士,他的才華與人品被其舅林則徐看中,招為女婿。而在與太平軍作戰期間,成功守住江西省重鎮廣信鎮,使其成為全國性知名人物。沈葆楨在軍旅生涯中得到曾國藩賞識推薦,升任江西巡撫,然而在服完母喪後,出人意料的接受船政大臣之位。

當沈葆楨從左宗棠手中接過龐大的船廠時,發現光有先進的軍艦而無近代化的海軍官兵士不行的,因而設立船政學堂。在擔任船政大臣後,意識到要建立近代化國防體系須做出改革,但是其建議影響仕紳階級的既得利益,遭到反彈,再加上皇家公私不分漫無限制的用錢,福州船政局從建立以來,一直面臨資金的困難。

使得晚年的沈葆楨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籌款上面,而沈葆楨的去世對船廠更是雪上加霜。沈葆楨去世後第五年(西元1884年),他辛苦經營的福建水師於中法戰爭遭到重創,幾乎全軍覆沒。

日本藉由牡丹社事件進犯台灣後,西元1874年清廷派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處理的加強台灣防務,在短短一年任期內,推展各項建設:

一、軍事建設

聘請法國工程師在安平設計建造了一座安放西洋巨砲的堡壘。完工後,他親自在城門內外分別題字「萬流砥柱」與「億載金城」,也就是今日的億載金城。也在台灣南端修築城池,建為恆春城,至今為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。
主張福建巡撫移駐台灣解決台灣軍政積弊。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)清廷決議以福建巡撫冬春二季駐台灣,夏秋二季駐福建,向台灣建省邁進一步。

二、開山撫番

開山通道,建設聯絡台灣東部重要道路,各為蘇花公路前身、新中橫公路前身、南迴公路前身、八通關古道。撫綏生番,設立學堂,把政教建設擴展到東部後山,也就是台東。

三、廢止渡台禁令

西元1875年二月,渡台禁令渡台禁令,中國人可以自由移民台灣,開墾土地,促進台灣發展。

沈葆楨分別在廈門、汕頭、香港設立招墾局,渡台之人可得到船票,種子、房屋搭蓋費及一年半的口糧,並可分到水田、旱地各 一甲 ,每十人分的耕牛四頭、農具四副,三年後才開始徵收租賦,來鼓勵移民。

 

四、增設府縣

沈葆楨剛到台灣時,軍政文教重心都在南部,當時的行政區域為台灣一府,管轄台灣(台南)、鳳山、嘉義、彰化、四縣和淡水、噶瑪蘭(宜蘭)兩廳。為了更方便治理台灣各地,沈葆楨擴散行政轄區,改淡水廳為新竹縣,噶瑪蘭廳為宜蘭縣,在艋舺增設淡水縣,都歸新設立的台北府管轄,從此台灣的發展重心開始逐漸北移。

五、開礦減稅

舊制度規定,臺灣煤礦的出口和進口,都徵同樣的稅率,這不利於礦產的開發。沈葆楨治理台灣時,請求清廷准予台灣煤礦減輕出口稅收,從而鼓勵了台灣煤礦的開採,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。

六、勵正風俗民心

為鄭成功追諡建祠,基於民間對鄭成功的景仰及提倡鼓勵忠君思想,沈葆楨力表「鄭氏明之孤臣,非國朝之亂賊」,奏請朝廷改建,以追念這位明朝孤忠。

於是清廷將開山王廟擴建成一棟福州式的建築,改稱為「明延平郡王祠」,追諡「忠節」,並編入祀典,成為台灣唯一紀念民族英雄的專祠。

 

資料來源: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文化園區

 

小時候曾經到億載金城玩過,那時還是搭竹筏過去的(哈哈!這下年紀都曝光嚕!)

找到舊照片,做個比對,可以發現以前的景緻沒有現在好,周圍都是魚塭,現在路都開通的漂亮。

 

↑沈葆楨銅像沒啥變,我已經變老啦↓

 

↑現在護城河很漂亮,以前也有古樸的美麗↓


我和媽媽合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紫鄄 的頭像
    紫鄄

    紫氣東來滿鄄城

    紫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